close
html模版搶佔未來產業制高點成都首提2.5產業 原標題:搶佔未來產業制高點 成都首提2.5產業



制圖/高翔

關鍵詞:2.5產業

2.5產業火瞭。

4月25日,在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2.5產業首次被提及,並稱成都將順應跨界融合趨勢,發展研發、設計和營銷、結算、物流等2.5產業。

究竟什麼是2.5產業?它能為成都的發展帶來哪些利好?成都市商務委主任郭啟舟告訴記者,2.5產業是介於第二、三產業之間的一種產業,主要基於互聯網,共享單車就是典型的2.5產業。

郭啟舟說,基於互聯網的2.5產業,沒有地域、區域和服務半徑的問題。它的成長性,讓傳統企業無法比擬。在此情況下,成都發展2.5產業,就是搶佔瞭未來產業的制高點。

談2.5產業

介於二三產業之間

能搶佔未來產業制高點

在郭啟舟看來,2.5產業是介於第二、三產業之間的一種產業,主要基於互聯網,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產業都是2.5產業。

他說,判斷一個產業是否屬於2.5產業,有兩個依據。首先是否基於互聯網信息技術,其次是否為傳統產業提供瞭技術支撐或服務咨詢。“比如共享單車,我覺得它就是2.5產業。”

郭啟舟告訴記者,2.5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他以共享單車為例,認為該商業模式不僅創新,還推動瞭經濟發展,更讓老百姓得到實惠,是為政府分憂方面做得較好的案例。

“過去,地鐵站外很多火三輪和黑摩托。現在,幾乎都被共享單車佔據瞭。”他直言,共享單車解決瞭5公裡內的短途交通,是低碳、健康出行的不二之選,“我也經常使用共享單車,很方便快捷。”

記者瞭解到,基於互聯網的2.5產業,沒有地域、區域和服務半徑的問題。“隻要是傳統產業,就會有服務半徑。”郭啟舟稱,早些年一些剛進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絕不可能把核心技術帶來,基本都是“末梢神經”。而2.5產業不同,它的成長性,讓傳統企業無法比擬。

在此情況下,發展2.5產業,就是搶佔未來產業的制高點。

談生活性服務業

打造“成都服務”品牌

便利連鎖要進農村鄉鎮

值得關註的是,除瞭2.5產業,成都還將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成都服務”“成都消費”品牌。

郭啟舟認為,生活性服務業走向精細化,必須具有便利性。比如,成都提出的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就是希望市民能在步行15分鐘內,一站式解決生活所需。

“成都在這方面,是有很大優勢的。”他說,成都之所以多次蟬聯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就是因為成都的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指數,在全國的城市中名列前茅。其中,便利店就是一個硬指標,“成都的便利店,業態豐富為全國最高,密度也是全國最大。”

木野養生會館-官方網站 郭啟舟說,在形態上,成都的便利店也極具多樣性。有一般的,也有24小時營業的。既有本土品牌,又有合資品牌。“無論市民加班到多晚,出單位走上幾分鐘,就能在便利店買到食物。”

同時,他也坦承,目前成都的新興社區、新區、農村地區的便利指數不夠發達,便利店也不夠多。今後幾年,成都將著力推進便利連鎖進農村、進鄉鎮。

關鍵詞:人居環境

成都市環保局局長王鋒君:

旅館裝潢規畫專家-套房裝潢實例,木製地板鋪設,飯店裝潢,汽車旅館裝潢,飯店裝潢設計,飯店風裝潢染防治精準化今年建200個大氣微站

翻閱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治霾、治水等市民熱切關註的環境問題,已作為未來五年的重大民生工程被寫入其中。在成都市環保局局長王鋒君看來,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市民對於環境質量改善的獲得感正在不斷提高,“大傢由過去的‘盼溫飽’,發展到現在‘盼環保’。群眾的獲得感就是環境保護工作的‘桶底’,如果桶底掉瞭,長板短板都沒有意義。”

打響“三大戰役”

關停整改“小散亂”企業

2017年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環境質量提升年”,成都平原地區大氣污染治理作為全省“一號環保工程”在推進。王鋒君表示,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已在緊鑼密鼓展開中。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成都共淘汰和完成清潔能源改造燃煤鍋爐158臺﹔梳理排查“小散亂”企業約9000傢,關停整改5300餘傢﹔淘汰黃標車4100餘輛。

“整治的力度是空前的。”王鋒君介紹,今年成都將從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綜合執法、科技治霾等六個方面鐵腕治霾,同時,重拳治水,例如,將實施嚴重污染水體掛牌整治。以府河、江安河、新津南河、毗河流域為重點整治區域,實施“一河一策”,重點整治20條劣Ⅴ類支流,完成外環內53段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及719個下河排水口排污治理工作。

環境質量改善

被納入年度考核目標

今年開始,成都對22個區(市)縣的大氣質量進行月排名,並建立改善獎懲機制。目前,1、2月的排名情況已經公佈。

對此,王鋒君表示,要把環境質量改善納入年度目標考核之中,除瞭空氣質量的治理之外,今年還會加大岷、沱江流域和主要河渠區(市)縣跨界斷面考核(扣繳)力度,建立完善區(市)縣環境質量改善考核激勵機制。

“我們要積極探索建立激勵約束並重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並嚴格落實《成都市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王鋒君說。

增設空氣檢測微站

對污染源精準定位防治

今年,成都還要建立200多個大氣微站和127個水自動監測站。

“通過完善監測網絡來加大考核和精準施治。”王鋒君告訴記者,“這些微站的站點全部聯網,哪個站點的相關數據突然升高,就能馬上採取行動,截斷污染物慢慢積累的過程,逐步實現污染防治精準化。”

此外,成都市還將借助專傢團隊的力量,充分調動各方面智力資源進行科學決策,促進各項政策更好落地,發揮實效。“比如下個月,就有一個頂級團隊來成都,對成都市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實施方案進行論証。”

關鍵詞:產業發展

成都市經信委主任施躍華:

重點發展五大支柱產業

將出臺10年發展規劃

建設國傢中心城市,基礎在經濟,支撐在產業。未來5年,成都將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制造、食品飲料、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五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優勢產業,積極發展人工智能、精準醫療、虛擬現實、傳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來產業,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下一步,成都將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繼續開展工業的‘競進拉練’。”成都市經信委主任施躍華透露,今年成都將繼續推進《成都制造2025規劃》,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五大高端成長型企業,進一步做大電子、交通、汽車等優勢產業。

值得註意的是,針對此次報告中所提到的五大支柱產業和五大優勢產業,今年將有5年推進方案和10年發展規劃出臺。目前,成都已經派出四個“小分隊”分赴各地展開產業調研,“調研是有針對性的,比如集成電路的發展,我們就會去北京、江蘇、武漢、上海等發展得較好的城市取經,做足功課。”施躍華說。

關鍵詞:人才引進

成都市人社局局長張濟環、科技局局長盧鐵城:

實施重大人才培養工程

暢通海外人才引進渠道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未來5年,成都將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強市。但事實上,過去這些年,成都的人才隊伍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中。

成都市人社局局長張濟環告訴記者,截至2016年底,成都全市人才總量達到瞭443萬人,居中西部城市前列。最近發佈的《2017年春季中國雇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中,成都表現也極為搶眼,發佈職位數量排名第六,簡歷投遞數量位居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城市競爭指數位列全國第三。

未來,成都還將繼續深化改革創新,釋放“改革紅利”。“例如,持續推進事業單位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產業園區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構建市場化的人才發現和配置機制等。”此外,成都要實施重大人才培養工程,加快培養一批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urbank貸款專家|台中創業貸款|台中房屋貸款|台中企業貸款|台中汽車貸款 “我們會突出‘高精尖缺’,加大海外人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進培養。”張濟環透露,成都將抓住中國四川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重大契機,深化外國人來華工作“兩証合一、一窗式辦理”改革,暢通海外人才引進渠道,完善海外留學回國人才引進政策。

對於“高精尖缺”人才的引進,成都市科技局局長盧鐵城表示,成都還需要做到產業引才。在他看來,東部城市的產業分佈越來越清晰,人才容易在此找到自我持續發展的機會,“因此,我們成都也需要明確產業技術路線圖,表明產業技術的主場,吸引人才來創新創業。”

值得註意的是,成都還將加快建設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目前已經邁出步伐。此前,成都離岸基地首批兩個海外工作站,已正式落戶德國法蘭克福和丹麥哥本哈根。

盧鐵城還說,在政府引導,企業行動下,探索“區內註冊、海內外經營”等離岸模式,為國際人才營造世界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和服務平臺,能有力推動更高水平和更多數量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高新技術項目在成都落戶。

今年,成都還將在更多歐美等發達國傢建立更多海外工作站,挖掘雙創人才。“以色列就想引進我們的離岸創新創業基地,除此之外,科技能力比較強的國傢,我們都在推進這項工作。”盧鐵城說。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殷航杜江茜

B5EDCFB65FC143F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hw811u8g4 的頭像
    zhw811u8g4

    阿七的創作天地

    zhw811u8g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